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| 继续访问电脑版

初发心在浦东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註冊
搜索
查看: 1349|回复: 0

靜思妙蓮華 諸根暗鈍 三慧不生 (552) 2015-04-27

[复制链接]

6

主题

6

帖子

100

积分

管理員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100
发表于 2015-4-27 06:26:07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20150427《靜思妙蓮華》諸根暗鈍 三慧不生 (第552集)
创建时间: 2015-4-27 5:06
【證嚴上人開示】

「四生慈父護子心,不忍生靈受災苦,四大不調急迫逼,唯心淨化轉為善。」

四生慈父護子心
不忍生靈受災苦
四大不調急迫逼
唯心淨化轉為善


佛陀,三界導師、四生慈父,一直以慈父的心,視眾生如他的獨子一般。他護念著眾生、疼子的心,我們平常人應該都感受得到。
佛陀疼惜眾生是生生世世,佛陀疼惜、愛護眾生,也包括眾生的慧命,不只人類,蠢動含靈皆有佛性。
四生那就是:胎生、卵生、濕生、化生;眾生不外這四種生態。人類的父母,只疼自己親肚腸生的孩子,但是佛陀所疼惜的是這四種生類,天下一切眾生 無不都是佛陀所疼惜、所愛護。他愛護眾生的心,就像世間父母愛護獨生子的心,所以不忍生靈受災苦,這是佛心。佛心就是期待人人都能夠見如來本性,人人的本性清淨,清淨如來的本性,希望人人能得大涅槃。

涅槃就是大寂光,大寂光土 就是寂靜、清淨、光明的心地。我們的心地清淨,本身就是淨土,叫做涅槃。回歸我們如來清淨本性,那種大寂光土,常常說靜寂清澄,就是那麼的清淨,那種心地的光明。這是佛陀的慈,希望人人的心要常常住在大寂光土,而不是只追求人間的幸福、快樂。人間的快樂,容易樂極生悲。佛陀希望人人的心寂靜 心能夠寂靜清澄,這是永恆的。

就如太陽本身就是光明的,我們在宇宙間,地球繞著太陽公轉,也自轉,這個球體,面向太陽就是白天,背對太陽那就是夜晚。太陽並沒有因為地球自轉,背對光明,太陽就較暗了,沒有 它還是永遠那麼光明。 佛陀慈悲,希望人人能夠回歸本具的清淨如來本性,這是永恆的福、永恆的樂。所以這是慈父的心、佛陀的心。不過,我們眾生偏偏不受教,一念無明起,就開始複製了無量數的無明,來自我覆藏了清淨本性,所以受很多的苦難。我們在這微不足道的人生,生死短暫,卻造了無限量的業,這個業就是受盡災難,佛陀不忍啊! 不忍,就是悲心,人傷我痛,傷在別人的身,痛在自己的心。這種同體大悲,與眾生共同一體的大悲心,要來保護眾生,不忍心眾生在受苦難。但是無奈啊!無奈四大不調,已經是很急切的事情,很多的災難已經逼迫近了,所以這是佛陀最擔憂的,所以唯有就是人心要淨化。

各位,學佛,我們就是要學得如何將法入心,然後身體力行,走入人群中,以身作則,好好度化他人。自度、度他,這樣人生才能轉危為安,轉苦為樂。這是我們現在很迫切,應該要人人法要入心,身心要好好利用,我們的觀念 我們的觀念要趕緊淨化,還要及時身體力行。 最近常常看到不同的國家,發生了災難,慈濟人就地在救濟,這就是身體力行。人與人之間,苦難的人受災,發心的人去救災。受苦難的人,欠缺糧食;造福的人,人間菩薩,福慧雙修,將糧食送到達。甚至要引度他們,啟發人人的心,從付出的行動中表達最尊敬的愛,這就是菩薩在人間。

佛陀要來淨化人心,也就是說,法希望人人的心能轉惡為善,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,這是佛陀最根本的教育,所以要轉法輪,將無明轉為智慧,將惡念轉為善念,這都叫做淨化人心。 現在大家要很用心,要很及時,不要再說慢慢來。因為這三界大宅,三界 俱時四面火起了,所以佛陀用盡心力不斷地思惟,要用什麼方法來教育?說什麼樣的因緣?用什麼樣的譬喻?種種的方法,這樣不斷呼喚,到底我們有沒有聽到?聽到,有沒有接受?但是,還是這個火宅喻,前文卻又說亦復不知何者是火,這真的是很無奈。 我們已經看到火,卻將火當作是一個景觀,不知道火會傷人,被火燒到就沒命了。就像世間處處陷阱,為了物質追求,為了名、利、地位互相對立,明爭暗鬥,這都是在玩火,很危險,不知道這是很傷害。不只傷害自己、傷害對方,也是擾亂了人群、社會。這真的是火 大家都在玩火,很可悲。

所以這段經文說,亦復不知何者是火?何者為舍?云何為失?但東西走戲視父而已。
人就是這麼愚癡,不只不知道什麼是火,將火當作是一個美景,想要接近、想要玩,這種已經喪失了智慧分別。尤其是不知何者為舍,譬喻不知道我們已經喪失法身的由來。

⊙不知舍:不知喪失法身之由。不知云何為失:喻修慧且亦漏失,故慧不生。

我們人人智慧的法身;法,就是真理、真諦,那就是智慧。但是智慧從哪裡來?真如本性。我們一直都與真如本性同生、同住,自己卻不知,這就是喪失了法身的由來。到底我們為什麼會這麼無明?我們為何不知道危機四伏,還在危機中玩樂?這就是因為我們還不認識自己本具佛性。我們的智慧為什麼這麼差?因由從何來?自己也不知道。 就是無明,所以不知云何為失?為什麼我們的本性埋覆得這麼深?到底埋在哪裡啊?真如又是在哪裡?這就是譬喻修慧卻又漏失了。我們修行就是要修得智慧現前。我們已經不知道真如埋在哪裡?現在要找回我們的真如本性,所以開始要修慧。不過,一邊修、一邊漏失;所以我們修的是有漏法,一邊在聽法,道理還沒有很清楚,就漏掉了。好比菜籃提水,清水裝進籃子裡,也是漏出去。我們要修智慧,但是一邊修,一邊漏出去,所以智慧不生。

⊙此明諸根暗鈍,三慧不生,亦莫如之何。此是中下之根,不堪大法。所謂積行菩薩,是亦上德聲聞是也。

此明諸根暗鈍。這就是要告訴我們,凡夫的無明已經不斷覆蔽,使得諸根暗鈍。就是五根、五力已經鈍掉了。
因為我們若要用身體的五根,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,去緣這些境界而起貪著,在外面所沾染的都是無明,全都暗鈍了,那麼三慧就不生。什麼是三慧呢?就是聞慧、思慧、修慧。 聞、思、修,能增加智慧。我們要多聽法、多思考、多身體力行,才能增長智慧;慧根、慧命,才能從這樣產生出來。要不然,我們還是在有漏慧,就不知何者是火,何者為舍,云何為失,已經都不知道了。這就是已經喪失了自性,這個法性的慧命。

所以我們現在要如何成長慧命?就是要趕緊三慧並修。聽聞、思考、身體力行,這樣三慧具足,那就是三達明,三項通達就很明朗起來。還是要好好聽、好好思考,好好身體力行。三慧,若是不生,亦末如之何,說再多也無用。大家若不想好好地聽,聽了之後,好好地去思惟,好好地去身體力行,若不想要啟動,法再多,說再多,還是無奈何。 有時候也會覺得無奈啊!不過不能放棄,還是不斷呼喚,還是要不斷的勉勵,因為相信人人本具真如本性,大家一定有覺悟的一天。自己的菩提種,要好好用功,做自己心地的園丁,讓我們的菩提種子發芽,要提升我們的根、我們的智慧,要不然,這種中下之根機,不堪大法,不能堪受大法。

我們要趕緊發大心、立大願,提升成為上根智,這才能堪得受大法;受大法,就要身體力行轉法輪。我們現在多數都還在中、下根智,不堪大法。所以,上根智的人就是要積行,不斷累積眾善奉行,行善、造福。最近常常說,造福人群、廣結善緣,這叫做積行菩薩。就是要不斷累積,勿以小善而不為,要不斷累積,行
善、造福,結大福緣,這就是積行菩薩,這也是在修行。

我們是中、下根機,就是要行善、造福,要結好緣。是亦上德聲聞,若能夠這樣,聽法,雖然還不能體會三慧明、三達通,還沒辦法到這個境界,我們現在也要知道,聽法之後,要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,不斷累積,積行菩薩,這樣也算是開始向上 累積德行的聲聞。 所以,中、下根機,無法體會佛陀的心境,但是我們能依教奉行。是啊!我們要依教奉行,不要像火宅喻,火已經逼近了,長者不斷在呼喚,這些孩子只是眼睜睜的看父親,卻不聽父親的話,還是東西走戲,在那裡遊戲。若這樣,父親再怎麼努力,也莫奈子何。所以我們大家既然學佛,請人人要用心在佛法中,身體力 行,行法在人間,要時時多用心。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註冊

本版积分规则

小黑屋|手機版|Archiver|晨钟起

GMT+8, 2025-4-21 04:16 , Processed in 0.022095 second(s), 19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