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| 继续访问电脑版

初发心在浦东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註冊
搜索
查看: 1965|回复: 0

静思妙莲华 无漏三学共一心(553) 2015-04-28

[复制链接]

6

主题

6

帖子

100

积分

管理員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100
发表于 2015-4-28 20:47:16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静思晨语-静思妙莲华第553集
《法华经•譬喻品第三》
无漏三学共一心
20150428

修学法度有情人,
净意自在菩提愿,
明心三慧四谛法,
无漏三学共一心。


⊙亦复不知何者是火?何者为舍?云何为失?但东西走戏,视父而已。《法华经譬喻品第三》

⊙但东西走戏,视父而已:喻众生但自取生死,轮回于三界,于佛所说毫无觉悟也。

⊙前云大火四面起,今云此舍已为所烧,前云苦痛切己。

修学法度有情人,净意自在菩提愿,明心三慧四谛法,无漏三学共一心。
我们大家都发心要学佛,佛法入心,我们还要发心度有情人。不是只想自利,我们还要兼利他人;不是只想自度,我们还要普度众生,这是我们学法的目标。
我们学法度人,首先要净意自在,意念要先清净,因为修行就是为了净除烦恼。凡夫,苦啊!苦在烦恼,苦在无明,苦在情欲大,使得心被烦恼蒙蔽了,不得自在。所以观世音菩萨又称作观自在。是啊,要观,将我们的心意清净,就像一面镜子,外面的环境都照映在我们的心镜,了解了,一切的景物清楚了,但是这面
心镜一点都不受污染,这就是净意自在。这个清净心,分别外面的境界而不受污染,这叫做大圆镜的智慧。
我们除了心要清净,也要自在。自在于何处呢?菩提。我们要发菩提愿,就是求觉道。修学佛法就要有这样,首先要去除烦恼,将心自在,安住在菩提道中。
用心,法从耳根入心,这就是闻。闻,听经之后,还要思,好好考虑听到的法,是不是有道理呢?有道、有理,若这样有一条路可走,有正确的方向,经过了思考,就要起行,那就是修。所以闻、思、修,我们听法不能缺少这三慧。
还有四谛法。人生苦啊!人生苦难偏多,从生下来那一刻开始,一直到老,这中间过程都是苦的。有的人感受不到,因为他浑然不知自己在苦中,还继续种苦因,不断结恶缘,这样纷纷扰扰过一辈子,一直到老、病、死。这人生苦在自己不觉而不知,只是怨天尤人,这种都是胡涂、迷茫的众生。
我们很有幸,能够听到佛法,知道人生是苦,苦的来源是因为集了种种的因缘,而让我们有苦的感受。所以这个集,就是在造业的过程,不知不觉会造很多。不知觉中,从外面的境界引起了我们的意,我们的意去攀缘外境,惹来了烦恼;有了烦恼,就去造作,造作之后结果,种子就藏入第八识。身外的物质是生不带来,死不带去,但是业的种子会随着我们生生世世。我们所有的财产、物质,是万般带不去,唯有业随身了。
对啊,业就是藏在第八识的种子。这第八识的种子,带着过去我们所聚集的一切善与恶,这些种子带来今生此世。好的人,很爱,可以每天作伴在一起,这是我爱的人。偏偏人生无常,爱别离苦。另一个人,我不爱,可是因与缘牵来,偏偏每天都要在一起,关系很深。就是不爱,见到就心烦、生气,这种怨憎会苦,却由不得自己,因为是过去生所集来的因与缘。五蕴炽盛,又是在我们的内心制造烦恼等等,这些不断绵绵密密这样在循回、轮转,这是集苦,因为这样集来的。
知道了。现在已经学佛,知道了。常常看草根菩提节目,环保志工,每天、每天都有人物故事。
听到很多老菩萨的人生,过去的经历很辛苦,后来,听法之后:师父说﹃甘愿还,打八折﹄,所以让他,不要与他计较,这样反而较和平相处。
了解因果之后,我们要用宽大的心去包容,退一步海阔天空,那个因与缘就拉开一些,就不会再一直纠缠下去。所以还久了,债也会尽。若是边借边还,又继续借,这样欠债永远都还不完。
我们学佛之后,了解法,过去这种恩恩怨怨,我们清楚了解了,所以付出不求回报,也时时说感恩。有接触到的,我们就要行善,要造福,要和他结好缘,这就是灭苦的方法。所以苦、集、灭、道,我们要修行于道,这条路叫做菩萨道。这四项是修行的基础。
我们还要无漏三学共一心。三无漏学,无漏,就是法入心来,没有让它漏失掉。共在三学,三学是什么?戒、定、慧。
是啊,我们了解法之后,要时时将身心照顾好,做人的规则、轨道,要走得对,所以要戒。有戒,心才能定,方向会正确,不会常常心烦意乱,心猿意马,随着境界乱冲。心若定下来,自然就有智慧。所以我们必须要戒、定、慧。
三学共一心,戒、定、慧共在一心,若这样,自然我们的心宽、念纯,不会受外面无明的境界污染。所以我们若要不去惹火、不去引风,就是要好好修行戒、定、慧,这是很重要的。
最近一直在讲三界火宅,所以前面的经文说不知道什么是火?

⊙亦复不知何者是火?何者为舍?云何为失?但东西走戏,视父而已。《法华经譬喻品第三》

我们刚刚说过,一辈子这样在造作一切、复制一切的业,都不知不觉,就像这样。在这个火宅里,火一直逼近来,不知道什么是火,还在那里玩火。
何者为舍?到底我们处境在哪里呢?云何为失?为什么我们会失去了一切?我们本来与佛平等的智慧,与佛同等的如来清净本性,怎么落得现在是凡夫,受这么多的苦难,到底是为何?云何为失?不知道这个境界的险难,不知道我们为何会在这个火宅中,还是浑然不知。
但东西走戏,视父而已。这是譬喻已经有听法了,但是还没有很清楚人生何来?去何所处?已经学佛的人,也还没有很体会佛的心意,佛陀所教法,何况凡夫、四生呢?
昨天说过了,所有的众生不曾听到法,没有学佛过,他哪里会知道什么呢?所以,我们现在要好好来体会,不要再东西走戏,视父而已。不只是看佛,不只是我拜佛,佛就会保佑我,不是这样。我们要体会佛心、要入佛道理。所以这段经文也是一种譬喻。

⊙但东西走戏,视父而已:喻众生但自取生死,轮回于三界,于佛所说毫无觉悟也。

众生但自取生死,轮回三界。我们一直在三界中,纷纷扰扰,不知所以然,在六道中轮回。六道不离三界,三界就像一个火宅,这我们都不知不觉。于佛所说毫无觉悟,佛所说的道理,我们还未很清楚、很瞭解,不知道我们平时在造作、生活,都还在轮回中。这就是说学佛,我们若只是听,没有去体会,不能身体力
行,这样永远都在三界火宅中。

⊙前云大火四面起,今云此舍已为所烧,前云苦痛切己。

前面说大火四面起,这个大火从四面同时烧起来了。
每次若说到这个地方,脑海中就会想到很远的地方,常常听到美国森林大火,现在又常常听到澳洲,一百多个森林同时在起火,已经烧掉了不少民宅。
经典所描写的,三界之内是一大火宅,这是佛陀的智慧,讲未来的世间。未来,就是我们现在的世间,我们现在已经听到,不论是欧洲、美洲、澳洲、亚洲,都有很多的灾难,四大已经不调了。
现在又说此舍已为所烧,这个地方已经火从四面起了。地、水、火、风不调,已经在天地之间造成了很多的灾难,这个苦痛切己。前面的经文说四面火起,苦痛切己,这种灾难一直聚集来的时候,住在里面的人,苦啊!
现在的人间,不只大乾坤有形的灾难,每天都看到很多国家,社会已经异常了,都是很文明的国家,发生人的心态不调,瞋火怒风从内心起,这种苦痛切己。所以,这样的人心不调,若再这样下去,真的是今必为所焚,这样的时代,一定会被火烧到。

⊙今必为所焚,危及丧命,我及诸子必为所焚。喻佛以大乘度化以保慧命。

大长者说,我及诸子必为所焚,这是众生若有苦,佛就会不安。譬喻佛以大乘法来教化、度化,希望人人能够保得慧命。
世间众生共业,这既成的共业,很无奈。但是,佛陀不放弃,用大乘法来度化,希望众生能够保存着慧命。生命的损失,那是共业,但是人人的慧命一定要保存。
所以不要只是在那个地方游戏,不懂得赶紧随着佛所说法而修行。只是这样听,耳朵听,但是背道而行,这样会业上加业,苦上加苦,自然就随着善恶业堕落、升沉;这种为善就升,为恶就沉。这种有啊,我有在行善,但是心中没有法,很快就被诱引去了,还是习气难断。虽然有在造善,不过习气难断。
善恶之间,就在那里浮沉,这样实在无法出离三界火宅,所以我们要时时用心,慧命一定要保住。在现在这个世间,我们不只要保住慧命,还要成长慧命,必定修学法度有情人。我们要自修,还要赶紧再度他人。我们的心意要清净,要在菩提道上。我们要明心三慧四谛法,更要戒、定、慧共在一心,才有办法脱离
这个火宅。所以要人人时时多用心。


本文经由慈济花莲本会授权,版权属于慈济基金会
感恩您的关注!了解更多慈济讯息,请点击以下网址或扫描二维码:
大爱电视:http://www.daai.tv

慈济全球资讯网:http://www.tzuchi.org.tw

大爱网络电台:http://radio.newdaai.tv
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註冊

本版积分规则

小黑屋|手機版|Archiver|晨钟起

GMT+8, 2025-4-21 03:10 , Processed in 0.026555 second(s), 28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